2006.03.04

重現盤古開天──加速器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

自19世紀至今,靠著人類聰明的頭腦,加速器的技術不斷地改進,還意外發現了新的光源──同步輻射。

位於新竹科學園區,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「台灣光源」同步加速器,是亞洲第一座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,電子加速至15億電子伏特,可產生明亮的真空紫外光及軟X光,已成為台灣許多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實驗工具,日前並成為世界第一個成功將超導心臟(即超導射頻共振腔)應用在日常運轉上的同步輻射加速器。上圖為「台灣光源」儲存環館實驗區的光束線群及超導系統的液態氦供應站前端區。(影像來源: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)

位於新竹科學園區,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「台灣光源」同步加速器,是亞洲第一座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,電子加速至15億電子伏特,可產生明亮的真空紫外光及軟X光,已成為台灣許多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實驗工具,日前並成為世界第一個成功將超導心臟(即超導射頻共振腔)應用在日常運轉上的同步輻射加速器。上圖為「台灣光源」儲存環館實驗區的光束線群及超導系統的液態氦供應站前端區。(影像來源: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)

© SCIENTIFIC AMERICAN, A DIVISION OF NATURE AMERICA,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