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.04.04

造山運動塑造多樣的礦石

在台灣這座面積僅3萬6000平方公里的小島上,竟然蘊藏了地球上常見的各樣沉積岩、火成岩、變質岩,這都歸功於一億多年來頻繁的造山運動!

台灣的岩石可分為三大類:沉積岩、變質岩、火成岩。沉積岩主要分佈在西部麓山帶以及東部的海岸山脈,這些沉積顆粒來自陸地表面,是岩石經長期風化侵蝕下來的碎屑,80%以上由石英組成。變質岩主要分佈在雪山山脈與脊樑山脈,於造山運動開始後,地殼遭到擠壓深埋,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形成中度變質岩,產生的礦物有陽起石、台灣玉等。火成岩則有玄武岩與安山岩,玄武岩主要分佈在澎湖群島,澎湖文石是代表礦物之一;安山岩主要分佈在花東海岸山脈,礦物有斜長石、黑雲母等。電腦繪圖:姚裕評

台灣的岩石可分為三大類:沉積岩、變質岩、火成岩。沉積岩主要分佈在西部麓山帶以及東部的海岸山脈,這些沉積顆粒來自陸地表面,是岩石經長期風化侵蝕下來的碎屑,80%以上由石英組成。變質岩主要分佈在雪山山脈與脊樑山脈,於造山運動開始後,地殼遭到擠壓深埋,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形成中度變質岩,產生的礦物有陽起石、台灣玉等。火成岩則有玄武岩與安山岩,玄武岩主要分佈在澎湖群島,澎湖文石是代表礦物之一;安山岩主要分佈在花東海岸山脈,礦物有斜長石、黑雲母等。電腦繪圖:姚裕評

© SCIENTIFIC AMERICAN, A DIVISION OF NATURE AMERICA,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